在开国大典上,是谁搀扶着宋庆龄呢?这个人是曾国藩的后代,18岁时就嫁给了叶剑英。
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有一张很少有人见过的珍贵照片。
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毛主席带领一群革命先驱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诞生的那一刻,但很少有人了解他们一步步走上城楼的过程。
照片里扶着宋庆龄女士的是曾宪植。
这张老照片里,毛主席走在最前面,朱德将军紧随其后,然后是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女士。几位伟人昂首挺胸,沿着台阶登上天安门城楼。
当年,宋庆龄女士在北京参加新中国的成立活动时,是由曾宪植搀扶着前行的。因为宋庆龄的身份特殊,组织上特意安排了曾宪植作为合适的接待人员,负责陪同和处理相关事宜。
鉴于曾宪植早在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时就已与宋庆龄女士相识,并成为了老朋友,组织决定特别安排曾宪植陪同宋庆龄女士。
虽然很多人不熟悉曾宪植,但她独特的气质和令人瞩目的美貌还是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说起曾宪植的背景,那可是相当不简单。从他的家族背景到他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每一步都充满了故事。
说到曾宪植后来那些引人注目的身份,可以说,他身上的每一个方面都让人感到震惊。
曾宪植来自一个有名的家庭,往上数,他的祖父是曾国藩的亲弟弟,这样的家世确实让人感叹。然而,仅仅拥有显赫的家族背景并不足以让人自豪,真正能为家族增添光彩的是个人的努力和成就。
图片提供/曾宪植
曾宪植是一位给家族带来荣耀的女性。她是家族中第一位中共党员,而且用自己出色的才能写下了光辉的人生。
来自“文人家庭”的黄埔女战士
1910年,曾宪植出生在长沙的曾家大院。曾国藩的家教对后代影响深远,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子孙。
曾国藩在写给家人的信里说过,他不期望家族世世代代都富贵显赫,只希望后代能出一个秀才。后来,他的这个愿望实现了。
曾宪植这一家人,可以说是典型的“书香门第”。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有名牌大学的学历,个个都在各自的领域里有所建树,没有一个平庸之辈。
图:曾宪植(中)
曾宪植从小就非常聪明,学习也很努力,成绩一直很优秀。除了文化课以外,他还很有才华,长得也很漂亮。在学校里,她是女子篮球队的主要队员,还能反串表演京剧中的武生角色,可以说是非常多才多艺了。
年轻时的曾宪植就非常关注国家的发展和未来,随着国民革命军在北伐中连连获胜,革命的形势越来越好。
1926年,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始招收女生,这让曾宪植感到非常高兴。她不仅品学兼优,身体素质也非常好,外貌也很出众。在200多名考生中,曾宪植成功脱颖而出,正式成为学校的一员。
从那以后,曾宪植的人生走上了全新的道路。这条道路充满了挑战和困难,是他一生不断努力奋斗的结果。
也许曾宪植生来就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他没有走父亲为他规划的道路,也没有像他的兄弟姐妹一样考入名牌大学,过着学者般清高的生活,而是决定成为一名真正的女战士。
图/曾宪植(左二)
那时候是国共合作的初期,曾宪植这批女兵如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最早的试点代表。她们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少困难和辛酸,遇到的挑战可想而知有多么艰难。
1927年,曾宪植刚加入军校不久,就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对抗夏斗寅的战斗。尽管她是一名女兵,但她的勇敢和决心丝毫不逊于男兵,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北伐战场的烽火中。
没过多久,蒋介石背叛了革命,对曾经一起战斗的共产党朋友下手了。顿时,革命的未来变得一片阴暗,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
在困难和危险中,女兵们有的躲进了地下,有的脱下了军装,寻找安全的地方。曾宪植的家人这时也不再责怪他,反而伸出了援手。
曾宪植毅然拒绝了家人的照顾和保护,穿上军装,迅速跟上队伍,从武汉走到广州,参与了著名的广州起义。
1928年,在我们党处境最艰难的时候,曾宪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将自己的未来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决心一生无悔。
图片由曾宪植提供(右侧)
后来,曾宪植因为在大学期间参与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抗议活动而被逮捕入狱。即使在狱中,他依然坚定立场,不肯向反动势力低头,因此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和尊敬。
出狱之后,为了保护革命队伍的力量,组织安排曾宪植去日本读书。没想到,日本那边的形势更加紧张,曾宪植在日本又一次被抓了起来。
在遥远的异国监狱里,曾宪植孤单一人,但她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显得十分镇定,神情中带着一股傲气。即便身处牢狱,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
即便穿着破旧的囚服,曾宪植的态度和信念依然坚定。即使饿着肚子,他也坚持在狱中保持整洁,这体现了他的坚持和尊严。
后来,曾宪植利用特殊背景成功脱身,赴日本完成学业。1931年,他返回祖国。根据组织安排,他从事地下工作。
越是面临极大的挑战,越能清楚地看到一个人的本心和对职责的坚守。曾宪植在逆境中展现的聪明才智和勇气,以及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每个人都感到由衷的敬佩。
嫁给叶剑英
1928年,曾宪植加入共产党时,已经和叶剑英结为夫妇。当时,她在学校里非常出色,常常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宣传新的革命思想。由于她的工作能力和青春活力,赢得了众多人的青睐。
这其中包括了年轻有为的叶剑英。那时的叶剑英已经带兵很多年,很受重视,革命之路一片光明,吸引了很多女学生的喜爱。
和曾宪植相处后,叶剑英发现她不是普通人,她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很强的工作能力,还有一颗充满热情的革命之心。
曾宪植也被叶剑英的英俊气质吸引,加上两人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他们的婚姻也就水到渠成了。
18岁的曾宪植嫁给了比她大十几岁的叶剑英。婚后,两人分别在不同的岗位上为革命事业努力。
不久,组织决定派一批干部去苏联学习进步。曾宪植夫妇都去了,眼看多年的辛苦终于能让他们团聚,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料,曾宪植却主动放弃了。
原来,曾宪植偶然得知出国进修的机会很少,有一部分同志无法去。心善的曾宪植与丈夫叶剑英商量后,主动放弃了进修的机会。
这表示他们俩又要长期分开了。后来曾宪植去了广州工作,之后又去了日本留学,直到1931年才与丈夫叶剑英重逢。
这也是他们婚姻生活中难得的一次相聚时光,对曾宪植而言,这份难得的平静和安稳已经足以让他感到满足和安慰。
然而没过多久,两人因工作又分开了。直到1937年,叶剑英才回到原来的地方,这对分别了7年的夫妇终于又能在一起了。
没过多久,曾宪植怀孕了,同年生下一个儿子,名叫叶选宁。但由于工作压力大,她不得不狠下心,把年幼的儿子送回老家,交给了自己的母亲照顾。
曾宪植虽然有个家,但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一人,这其中的苦楚可想而知。在家庭上,她独自承担了很多。
曾宪植一直渴望与丈夫叶剑英相聚,尽管她坚强独立,但作为一个在外的女子,内心难免感到孤寂。
1941那年,曾宪植获得了去延安工作的许可,心里充满了期待,想象着和丈夫在延安重逢的温馨场景……
图片展示了曾宪植与叶剑英(前排左二三)的身影
现实让曾宪植的心碎了。
曾宪植主动选择了结束自己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婚姻。
回想曾宪植的婚姻生活,他和妻子长期分隔两地,面对革命工作的艰辛,他独自承担。在那个通讯不便的时代,曾宪植只能默默地思念着远方的妻子。
在“妇联”工作的“阿曾妈妈”
曾宪植在婚姻破裂后,去了延安的党校进修,之后长期在敌工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全国妇联一直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中国现代妇女运动的发展中,曾宪植是早期积极参与妇联事务的重要人物。她在长期的妇女工作中,一直努力贯彻党的妇女解放理念和“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思想。可以说,曾宪植是一位在妇女工作中表现出色,成就显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图片展示了曾宪植与宋庆龄的合影
多年来,曾宪植在邓颖超的指导下从事妇女统战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与许多妇女界的民主人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使他在开展妇女工作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在国家刚成立的时候,为了迎接宋庆龄参加开国大典,周总理特意安排曾宪植负责接待和后勤工作。
接到任务后,曾宪植在北京为宋庆龄挑选住所,并亲自负责装修。周总理在给邓颖超的信中提到:“房子已经准备好,是一座两层的小楼,在北平很难找到这样的房子。所有的内部装饰都是阿曾(曾宪植)负责的。”
曾宪植凡事都亲自动手,眼光独到,这充分展示了他卓越的工作能力。凭借这样的经验,建国后,他在新成立的妇联领导班子中继续负责妇女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确实不容易,政策要求高,涉及的人也很复杂。新中国刚成立时,曾宪植一个人就要管理中华妇女节制会、基督教女青年会和妇女联谊会这三个大团体。光是节制会北京分会就有170多人,这足以说明他所面对的工作有多么艰难。
曾宪植在妇女工作中展现了很大的创新精神,比如他强调要大力培养女干部。
那时候,全国人大中的女性代表只占12%。曾宪植认为,女性干部的比例应该继续增加,她们需要更加努力奋斗和争取。
曾宪植特别提到,妇联应当成为全国女性的温暖之家,这种说法在当时是非常新颖和前卫的。
曾宪植因为工作特别出色,在妇女联合会里变得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即便退休了,她还是被特别邀请回来继续工作。到了晚年,她还担任了妇女联合会副主席的职务。
图片/年长的曾宪植(居中)
曾宪植在全国妇联工作了四十年,为了新中国妇女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他提出的妇女统战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国家妇女运动中的宝贵财富。
曾宪植的一生,对革命的坚定、命运的传奇、对中国妇女事业的开创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都值得我们敬重和永远怀念。
淘配网-网上炒股配资开户-线上开户的证券公司-配资技巧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